牧原股份接待10家机构调研,包括长江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光大证券等

Connor 币安官方网站 2024-10-17 59 0

2024年9月6日,牧原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,公司于9月3日接待长江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光大证券、汇丰前海证券、嘉实基金等10家机构调研。

公告显示,牧原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,为董事会秘书秦军,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,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孟琪。调研接待地点为深圳。

据了解,牧原股份在2024年7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.8元/kg,公司计划通过改善养殖生产成绩和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来实现年底13元/kg的成本目标。公司在疫病防控、营养配方、种猪育种、智能化与信息化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投入,以提高生产效率。同时,公司在2024年8月14日发行了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,票面利率为2.5%,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。公司计划择机进行后续债券发行,以优化融资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。

在疫病防控方面,牧原股份对去年冬季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复盘分析,并采取了全面、常态化的防控管理措施。公司提前做好冬季疾病高发期的防控准备,更新硬件装备,优化防控流程,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撑管理,确保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对于经营发展与资金需求的平衡,牧原股份在产能建设方面已有充足的养殖和屠宰产能,同时在降低负债方面,公司正在优化债务结构并降低负债规模。公司计划在现金流充沛的情况下实施积极的分红政策。此外,公司自2019年起发展屠宰业务,旨在提供更优质、更具性价比的产品,推动屠宰行业的现代化和创新升级。公司正在提升经营质量,加强销售人员培养,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,加大数字化和智能化投入,以及完善内部流程和产品标准。

调研详情如下:

一、公司如何实现年底成本目标?

2024年7月,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.8元/kg,年底成本目标为13元/kg。公司后续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:一是养殖生产成绩的改善,当前公司各项生产指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,随着公司在疫病防控、营养配方、种猪育种、智能化与信息化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持续投入,生产管理各环节的不断优化,生产效率将逐步提高;二是前期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仍会在养殖成本上逐步体现,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。公司有信心实现今年年底的成本目标。

二、公司近期债券发行情况?

公司于2024年8月14日发行2024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,发行规模5亿元,期限为270日,债券票面利率2.5%。本次发行是公司时隔四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再度亮相,发行过程中,投资机构积极参与认购,最终发行利率为区间下限,全场募集认购倍数为4.22,体现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充分认可。当前公司存量贷款加权平均成本在4%左右,合作的大型银行贷款成本基本不超过3.65%。目前公司储备债券批文仍有75亿元,公司将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,择机进行后续债券发行,进一步优化公司融资结构,降低融资成本。

三、公司如何做好今年冬季的疫病防控?

今年以来,公司针对去年冬季的疫病防控及时复盘分析、总结经验,对疫病进行全面、常态化的防控管理。对于冬季疾病高发的情况,公司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工作,检查更新新风过滤、智能洗澡间等各项硬件装备,保证其稳定运营,建立完备的系统,优化采样、检测、洗消、预警等方面的防控流程,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撑技术落地与标准化管理,同时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赋能,完善人员考核机制,实现对疫病的全流程闭环管理,公司有信心做好今年的疫病防控工作。

四、公司未来如何平衡经营发展与分红等方面的资金需求?

在产能建设方面,6月末公司生猪养殖产能已达8,048万头/年,屠宰产能达2,900万头/年,能够满足生产经营需求。目前公司在养殖板块仍有一定的土地储备,屠宰板块有部分在建及规划的项目,未来会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,逐步完成产能建设。总体来看,公司的资本开支会逐步下降至较低水平。在降低负债方面,当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今年以来逐步优化债务结构,降低整体负债规模,预计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下降。

与此同时,公司会平衡好产能建设、降低负债与提升投资者回报方面的资金需求,随着现金流愈发充沛,公司有能力且有意愿实施更为积极的分红政策,每年度具体的分红比例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经营情况。

五、公司对屠宰肉食业务的规划?

公司从2019年开始发展屠宰业务,基于中国猪肉消费市场的特点,希望为下游客户提供更优质、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供应,更好地满足终端客户需求,与下游客户共同推动中国屠宰行业现代化与创新升级,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效率。

在屠宰肉食业务发展过程中,公司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经历前期产能的快速提升,公司当前会逐步提升经营质量,通过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养,提升客户开拓、服务的能力,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;继续加大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创新投入,通过各类数字化系统提升公司运营水平;加强内部流程和标准化的建设,完善产品标准的制定,不断优化各项业务的开展流程。

来源:金融界

评论